走讀台灣》全台文學地圖大搜查


協同整理/陳彥明

人與土地的關係密不可分,認識土地,可以從風景名勝、觀光景點、歷史古蹟、餐旅美食開始,也可以踏入文學的世界,走入作家的生命現場,捕捉城鎮和地區風貌的另一面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在世界閱讀日年度主題「走讀台灣」當前,讓我們先來一覽台灣各地曾規畫過哪些文學地圖。

(截自苗栗縣文化局)

▇以「地方」為題的文學地圖

有些作家喜歡以自己的故鄉或眼前的居住地入題,或許是大到整座城市,或許是小到家門前的巷弄,只要意義深刻,就能刻畫出對這片土地的情感與關懷。透過作家筆觸,讀者也能發現,生活中平凡的事物,若換個角度觀察,細細品味,處處留心皆驚喜,每一個路口轉彎處,都可能有一場故事正在發生。

《苗栗文學地圖》(截自苗栗縣文化局)

台灣各縣市發展文學地圖的形式不一,也各具特色,拿《》來說,就以「半文半X」概念,結合文學與苗栗觀光據點,希冀透過文學作品帶領讀者深度了解苗栗。所謂「半文半X」,亦即一方面依循作家作品給予的信息進行體驗;另方面結合文化與環境來從事旅遊活動,建立起個人與地方的「X連結」。

例如苗栗縣客家人的李喬,寫作五十餘年,其寫實風格觸及許多小人物的無奈,像著名的《寒夜三部曲》便記述了台灣的開發史,也讓靜湖村、上蕃仔林、玉泉村等地,在讀者心中留下屬於苗栗的鄉野風景。又如詩人莫渝,作品時時流露對苗栗的深厚情感,〈到出海口〉描述站在好望角遠眺海平面;〈風車風語〉寫屹立海岸旁的風車,都記錄下詩人對土地的永恆情感。

在今年世界閱讀日「走讀台灣」之前,其實苗栗縣政府於2016年就曾邀學生參加,為地方旅遊添加新視角;同年並為,期許文學之筆,能協助他們記下苗栗風情。

《苗栗文學地圖》裡的走讀建議路線

路線:竹南 – 崎頂子母隧道 ➔後龍 – 鄭崇和古墓、好望角 ➔公館 – 台灣油礦陳列館、出磺坑➔大湖 – 雪霸國家公園遊客中心 ➔ 泰安 – 清安豆腐老街 ➔大湖 – 大湖酒莊➔三義 – 勝興車站、龍騰斷橋【】

提到文學 vs. 地方小旅行,沒人能略過能寫能畫又能走、且開自然書寫先河的劉克襄。早在2012年的台北文學季,他便親自導覽了「」走讀活動,行程包括寶藏巖與新店溪岸、北淡線、陽明山等,並列有相關文學作品。這些路線至今仍非常適合讀者循著他的足跡探訪。

 劉克襄為「一溪、一線、一山」親畫的走讀地圖。(截自2012年台北文學季)

然而最全面的文學地景資料庫,莫過於台文館於2015年推出的「台灣文學網-文學地景」,內容涵蓋全台超過400個地景、200位作家的相關作品,使用者只要開啟GPS定位,即可找到500公尺範圍內的所有資料,供你邊看(文學景點)邊讀(文學作品);若一時文思大噴發,還可寫作發表,與他人分享。

台灣文學網「」之一

林煥彰詩遊:謎樣的九份
路線:
豎崎路 > 基山街 ➔ 輕便路 ➔ 悲情城市 ➔ 半半樓【】

▇以「人物」為題的文學地圖

《臺中文學地圖》一書由詩人路寒袖主編,以楊逵、呂赫若、齊邦媛、楊牧、蔣勳、洪醒夫、廖玉蕙、劉克襄等27位作家為對象,邀集學者與寫作者,撰寫這些作家的生命史與在臺中留下的生活印記。

(取自遠景)

27位作家筆下或足跡,曾走過台中公園、中央書局、演武場、台中火車站等126處景點,透過整理撰述,街角景物躍然紙上,隨書並附地圖,讓讀者可實地走訪。
例如楊翠執筆的〈走進故事的產房──楊逵與臺中的親密關係〉,就詳述了祖父在1920年代與台中的初識,並為農民運動與台中結緣50年。台灣文學史上具有歷史意義的首陽農園、一陽農園、東海花園,都是楊逵與台中親密關係的見證。
 

(左)1953年台中一中附近的一陽農園。(右)楊逵於一陽農園耕作的背影。(取自台中市文化局,楊翠提供)

網路上並已有人使用《臺中文學地圖》製作連結,只要點擊轄下各區,亦可得知臺中市該區「出產」了哪些作家。

《臺中文學地圖》*所記錄的景點案例:劉克襄篇(試閱版) *

景點:烏日九張犁、居仁國中外操場、台中刑務所演武場、柳川、台中一中、烏溪溪口、台中醫院、第五市場【】

(截自《臺中文學地圖》劉克襄篇試閱版)

以人物為主題的文學地圖,台文館於10年前舉辦「大河浩蕩:鍾肇政文學展」時,就做過鍾肇政作品與台灣土地間的網絡地圖。大溪《台灣人三部曲》、美濃《原鄉人》、台東《卑南平原》等,展示其文學的源頭。鍾肇政的故鄉龍潭,則為其繪有。

鍾肇政文學地景全覽圖(取自FB)

彰化文學代表人物是賴和、美濃是鍾理和、台南是葉石濤,當地也各有基金會與作家的文學紀念館。曾與社區居民合作繪製鉅細靡遺的賴和文學地圖;而以方式,由文化部的兒童文化館建置;則由台南市政府印製文宣,目前在網路平台「台南意向」仍可下載。

賴和文學地圖。(原圖出自賴和文教基金會,陳世強繪製)
葉石濤府城文學地圖(取自台南意向)
葉石濤文學地景古今對照(取自台南意向)

▇以「特定主題」,推出文學旅行手冊

除了前述以人物為主體的葉石濤《府城文學地圖》,台灣文學館自2013年起亦編有【府城文學踏查地圖】系列,一年一冊,主題也年年不同,並附有地圖,供讀者可隨身攜帶踏查。

例如《遇見愛情》,是20個地景搭配20則與愛情有關的地方逸事或民間傳說;《穿越五條港》,以14首台灣古典詩來陳述五條港的故事。《南方有佳餚》以16首台灣古典詩做為瞭解府城飲食的文本。《漫遊神仙府》,從《全臺詩》及《臺灣古典詩選》中挑選10首與信仰相關的作品,提供讀者走讀廟宇古蹟。

《漫遊神仙府》推薦的景點路線

路線:五妃廟 ➔ 延平郡王祠 ➔ 萬壽宮 ➔ 臺灣縣學舊址 ➔ 奎樓書院 ➔ 銀同祖廟 ➔ 油行尾福德祠 ➔ 清水寺【】

(取自國立台灣文學館)

其他主題式文學地圖,台文館另有《》,包含三毛夢屋、吳濁流藝文館、林語堂故居、梁實秋故居等25座文學相關館舍,並連結作家與作品,讓讀者能一訪作家原鄉、創作現場與文學地景。

(取自府城文學地圖臉書)

逛書店也是一種文學走讀,不僅是台灣,也是整個華文世界獨立書店密度最高的區域,富藏值得玩味的文化風景;另有執行製作5家書店X5位插畫家的「宜蘭書店旅行地圖」,提供書店口袋裡的私房好去處。

▇因著對作家的追尋,展開文學踏查行動

有別於公部門或民間團體的文學地圖,台南一中30位科學班學生,將許丙丁、葉石濤、李安等11位文化前輩歸結出11條路線,經實地走訪,拍攝一萬張照片、書寫25萬字,紀錄了路線內的地景歷史、故事以及現況。
學生們花費一年時間,最後成果出版《府城文學地圖1:舊城區》與《府城文學地圖2:大臺南區》。這班學生尋著地圖探索與偵查,向我們揭示了府城的觀光亮點不只小吃,更包括了文學的追尋樂趣。

(取自府城文學地圖臉書)

《府城文學地圖》所記錄的景點案例:李安篇

景點:全美戲院、台南公園、公園國小、公園路321巷藝術聚落、台南一中、韋家麵店、知事官邸、美勝珍蜜餞、阿娟肉粽魯麵【】

同樣由老師帶著學生進行踏查的,還有台灣文學工作室費時一年半才完成的《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》。此書不從作家、作品或地景出發,而是回到百年前的歷史現場,針對台北三個市街,進行當年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等史料的田調與訪談,企圖帶領讀者穿越時空,一窺日治時期台北文青「很潮」的生活日常。本書堪稱是一本「永不過期的歷史旅遊書」,隨書並附贈三市街手繪導覽地圖供讀者按圖索驥。

《百年不退流行的台北文青生活案內帖》書封及附贈地圖

文學踏查行動不是大哥哥大姊姊的專利。早在2013年,關子嶺上的仙草國小老師即帶著僅僅35名的學童製作家鄉的觀光地圖,並於2015年代表「台南市兒童文學活動」,規劃關子嶺文學地圖走讀,導覽女詩人陳秀喜詩中的碧雲寺、水火同源、紅葉公園、嶺頂公園等地。

▇選編大師小說集,輔以文學地景導覽

一生都圍繞著故鄉台南創作的台灣文學作家葉石濤,自1940年至2006年共留下150篇小說,其中約有120篇以台南為背景,這樣的地景書寫也是他創作一大特色。
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近年推出的【】計4部8冊,分別是《浪漫之心》、《白色之網》、《黑色之光》、《食夢之獸》。每部選定一個主題,例如《浪漫之心》是葉老出生與啟蒙之地;《白色之網》與白色恐怖有關;《黑色之光》是獄後棲身之所;《食夢之獸》是文學生命的搖籃。

【葉石濤文學地景作品選集】

與前述專門介紹作家生平或作品相關景點相反,該系列是依地景來選編葉老作品,亦即這是一套葉石濤小說集。只是,又與一般小說選集不一樣是,每篇文章開頭均會附上地景現址與簡易地圖,例如〈西拉雅族的末裔〉配的是赤嵌樓;〈母親─戰鬥的天使〉配的是林百貨;〈雞肉絲菇〉配的是臺南州廳;〈鳥籠〉配的是土地銀行。

每個地景均引用作品裡的舊稱,讓讀者閱讀小說的同時,也能循著大師的文學足跡,認識作家出生之地、參與讀書會與教書之處、工作場所等地,一步步探尋台南舊建築與老巷弄,進行一趟時光之旅。

書中景點皆出自版畫家洪福田之手,被藏家視為精品。

同樣是地景文學,集結13篇「2014年馬祖文學獎」得獎作品的《在馬祖的地圖上》,呈現馬祖在地的人文景觀。並特別邀請評審丁威仁、平路及蘇偉貞赴馬祖實地走訪,寫下對當地的觀察和想像,希望讓讀者透過此書,以不同於觀光的角度,重新認識馬祖的四鄉五島。

而嘉義「」除出版得獎作品集,也繪製過一張「藝文到嘉 古文學地圖」。

不過近二、三十年來,由各縣市政府支持的地方文學獎遍地開花,地景書寫十分蓬勃,得獎作品集從未少見。關於地景文學,文化部建置的「」中,所挑選的地景文學作品包括舒國治〈人在台北〉、王家祥〈我住在瑪哈星的漁人碼頭〉、陳列〈玉山來去〉、黃春明〈龜山島〉等10篇。

負責策劃的台大台文所教授蘇碩斌表示,所選作品都經過充分的知識考察,加上作者親身體驗,以巧妙的文筆與布局帶領讀者進入文學的世界,無疑是最傑出與深入的台灣導覽。地景文學之外,另附有「延伸閱聽」,包含《媽祖迺台灣》在內的紀錄片、電視劇、電影等10部,也均有專家撰文導讀。

土地讓文學家有了創作的靈感,文學作品則提供了讀者不同於日常生活的生動圖景,當作家以文學歌詠土地,以文字書寫家鄉記憶,城市的模樣有了浪漫的想像、寫實的深刻與魔幻的色彩,在地的歷史與故事有了意義與被記憶的可能。現在,就跟著文學走動踏查,帶著一本書,給造訪的城市一個新面貌吧!那是城市的骨幹與血肉,是受到文學所滋養、豐富深刻的靈魂。●

喜歡這篇文章嗎?請灌溉支持我們!

▇集結全台20縣市圖書館、150家獨立書店、15所國家級博物館,共計100條走讀台灣路線,超過200場活動,620個閱讀空間大串聯

點選照片,進入活動官網,可以所在地查詢路線與活動

指導單位:

協辦單位:

全台閱讀好夥伴,全力相挺,請點選以下單位,好讀又好玩,作伙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