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讀台灣》返鄉社造青年「苑裡掀海風」:用行走與書寫,找回土地的語言


長長的紅磚街屋,是苑裡天下路老街的地景風貌。

每塊土地,都有值得敘說的故事。

2014年,在台灣社會因「318學運」而有歷史轉折的時間點上,我們一群被社運啟蒙的青年,決定返回家鄉苑裡,成立「苑裡掀海風」。

從社運的「反」,到「返」鄉的過程,多了一個「辶」字邊。辵部,意為乍行乍止,也是我們最大的轉變──我們將自己的腳扎根、行走於土地之上;並開始去思索、爬梳與理解:社運搖旗吶喊的背後,所要捍衛的土地,究竟所指為何。

雙腳脫離土地,便很難理解一個地方

台灣的鄉村人口外移嚴重、地方文化自信不足,失根的離鄉青年總說不上家鄉哪裡比台北好,也講不出太多故鄉的故事。畢竟,鄉土教育長期缺席,加上鄉村出生的我們,從小被餵養對都市的各種慾望投射,人們彷彿受制約地遺忘、忽視了自己腳下這片土地。

這也無怪乎許多鄉下地方競相興築新潮景點,希望藉此吸引獵奇的觀光客,「天空步道」就是常見的公共建設。或許人們習於雲端之上後,便以為坐擁了全知的視角,以為如此便看得夠遠、夠廣。然而實情卻是,因雙腳脫離土地,就無法真實觸及與理解一個地方。

因而,回到小鎮的「苑裡掀海風」,試著放慢腳步、走讀街庄,拾回一種目光,注視腳下的土壤。

「小徑」(trail)是一串可靠的「記號」(sign)……記號同義詞「痕跡」(spoor)是不可數名詞,一隻動物經過時留下的印記:足跡、糞便、斷肢、被鹿角磨掉樹皮的樹幹……路是可以追蹤的。追蹤一條路的時候,會發生奇跡般的事。原本沒有生命的路,蛻變成一套清晰的記號系統。

——羅伯特.摩爾,《路—行跡的探索》

大地宛如一本書,土壤裡有著耆老的生活經驗,書裡記載著獨特的地方氣味、敘事口吻、語法和節奏。過去我們透過正式教育系統無法習得閱讀這本書的能力,現在必須如重新習字一般,一步一步透過行走,找出那些地名的故事、地景的隱義。

為此,我們不斷走踏,在耆老訪談、文獻整理和空間觀察中,開始長出一雙眼睛,去辨識、解碼土地的紋理、質地、線條、形狀。那些鑲嵌在街頭巷尾和田間角落,宛如一連串的文化編碼,供我們索引豐富的在地知識。

時逢2019年的世界閱讀日,我們將藉由在地青年引路、耆老說書,帶領旅人一起依循文本線索,閱讀苑裡這本書,走讀小鎮百年風華,閱覽歷史興衰。

2018年掀海風為「海風季」活動設計的版畫。圖為藺草編織阿嬤。
掀海風與團隊青年下田復育的藺草開花了。
藺草收割與曬乾。

走讀在地,苑裡文化之旅

4/27(六)9:00 ~ 12:00
路線:苑裡車站➔天下路老街➔苑裡百年消費市場➔郭芝苑故居➔掀冊店

5/4(六)09:00 ~ 12:00
路線:苑裡車站➔天下路老街➔苑裡百年消費市場➔郭芝苑故居➔掀冊店【】

藺草、老街、帽蓆行

「苑裡掀海風」導覽走讀的第一站,來到在地最老的聚落之一:苑裡老街。這裡是以在地人稱「大廟」的慈和宮為頂點,因漢人集市而發展成的「苑裡街」。日治時期,因苑裡藺草編織產業發達,苑裡街十分繁榮,街上數十家藺草相關產業的店家櫛比鱗次。

時過境遷,現在的苑裡老街,已不再那麼觀光化了,且經歷過日治時期「市區改正」(按:日治都市計畫)的拓寬,街景除了線性街廓和紅磚老厝,整體而言,或許也不符合一般人對老街的期待。加上近年人口外移嚴重,看起來又蕭瑟了一些,但也正因沒有特意的觀光營造,反倒增添一股親人的在地生活況味。

走讀苑裡老街。

當老街還未成為老街時,年輕有活力、事業興隆,一整排堅固的紅磚街屋,意氣風發。狹長的街屋,前段作店家使用,中間拿來儲貨、裡間是住家。但隨著人口往都市移轉,原本像是一排健康牙齒的老街,衰敗亦如齒搖髮禿的老人家,街景東缺一塊、西空一塊。而那些標上了「售建地」的街屋,或是拆掉新改建RC混凝土的新式樓房,更像極了突兀的、閃亮亮的義齒金牙。

苑裡老街雖然確實凋零了,但當年的繁華盛景,如今還是有蛛絲馬跡可尋。

譬如,1943年彰化銀行的老屋,是苑裡成立的第一家銀行,過去為因應藺草生意所帶動的融資需求而設置。遙想1958年,苗栗縣帽蓆產銷合作社就設立在此,全盛時期數十家從事內外銷的帽蓆大小盤商,也皆在老街起家。

(取自振發帽蓆行)

作為藺草編織發源地的苑裡,這條街自然肩負起展售櫥窗的重要角色。撲鼻的藺草香,會隨著流動的陽光和風,在老街亭仔腳四處穿梭,當年街上曬滿帽蓆的盛況,至今仍為地方耆老津津樂道。

現在苑裡老街上,還有一家百年的「振發帽蓆行」,保存得古色古香,店內大大的水藍色老檜木櫥櫃裡頭,擺著一頂頂阿嬤手編的藺草帽,彷彿凍結了當年的榮光。現任老闆張維泰為第三代掌櫃,他細心地將藺草產業相關老照片護貝張貼在店中,供有心的客人認識與了解。

(取自振發帽蓆行)

有趣的是,在傳統帽蓆行裡是看不見貨品標價的,因為每件帽蓆都是手工製作,每個編織師傅的手藝,質地的密與疏、藺草的粗與細,還有草的色澤、帽簷長度、花紋複雜度等等,都是定價策略的變項。因而,若有中意的帽型或是草蓆,價格都需口頭詢問老闆,這是現代社會消費行為中,店家與客人間少見的的互動。

秀才、祖厝、剃頭師

接著來到與振發帽蓆行一巷之隔的老剃頭店,裡面一位頭髮白得很帥氣的剃頭老師傅蔡明良,總是氣定神閒地幫老客人理髮。這裡的理髮座椅,是台灣第一代「按摩椅」。老師傅說,在當年,它可是最時髦的新玩意,只是現在覆上一層時光,已逐漸褪色。

客人靠在淡化的藍色按摩椅背上,讓老師傅用老式吹風機梳髮,兼著聊天,懸掛在鏡面上的,是手寫的老價目表。旅人站在此處,彷彿穿越了時空,回到祖輩的古早時候。

參與小旅行的孩子們,認真專注地看著剃頭老師傅的手藝。
剃頭師蔡阿伯與他的台灣第一代按摩椅,接受媒體採訪。

「學師仔」3年4個月的蔡明良,一開始會帶著工具,前往各個庄頭「出張」,幫剛割完稻的男人們理頭。「當時計價方式,是理幾顆頭,換幾斤稻穀。」蔡阿伯用他慢條斯理的閩南語,訴說當年「以工易物」、以稻穀作為貨幣的時代。

後來,他在老家開店營業,我們也在這裡與他相遇,聽他說了許多苑裡的老故事。

原來,蔡阿伯的祖父是撰寫《苑裡志》的清末秀才蔡振豐。像是歷史的線頭般,從他口中慢慢拉出的不只是個人的身世小故事,還包含苑裡鎮的大歷史。因為蔡振豐不但是為苑裡留下許多珍貴史料的地方人士,更是中部「櫟社」詩會的重要幹部,而這間老理髮店就是蔡振豐的故居。

不只蔡振豐故居,沿著苑裡老街而行,每間老屋,都在訴說著故事。如同藺草編織一樣,不同時空的苑裡人事物,家族史和地方史,在這條老街一經一緯地相會與交織。老街教我們的是:如果將生活風景習以為常地忽略,那麼失去的將是時代留給我們的線索。

1950年代苑裡菜市場的老照片。

鄉愁、市場、交響樂

走讀苑裡,不能錯過老市場。1897年,地方仕紳蔡振豐投書日本政府,倡議在老街尾興建公有零售市場,用以促進地方繁榮及避免土地私占。倡議後來為官方採納,於是有了現在超過百年的苑裡市場,也讓苑裡從20世紀開始,市街重心擴大,並轉移到火車站前的為公路。

在地貨物、情報和人情味交會的老市場,是認識苑裡最好的入口。這裡有苑裡人的鄉愁:魚丸、涼麵、肉圓、肉乾、豆花,還有靠海鄉鎮豐富多樣的漁產。市場裡也少不了勾起兒時回憶的繡學號老店、印鑑老店、老書局、鐘錶店,生病時抓藥的中西藥局,工作上需要的農具店、菜刀店等等。

此外,閉上雙眼,你會聽到苑裡最豐富的「聲音地景」(soundscape),此起彼落著喊價、招攬客人的海口腔,每一個節奏起伏,攤商都拿捏得恰到好處,宛如交響樂。

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隱身在喧鬧市場之後,還真的有一間氣派老厝,那是台灣第一代留日音樂家郭芝苑的故居。

走讀郭芝苑故居。

1921年出生、歷經戰火仍沒放棄音樂夢的郭芝苑,運用在日本所學的西方古典樂技法,譜寫出許多動人的台灣音樂。其1955年創作的《台灣土風交響變奏曲》,是第一首台灣人創作的管弦樂曲;1959年,他也為台灣第一部台語音樂劇《阿三哥出馬》創作配樂。

不僅如此,大廟前的歌仔戲、南北管,在郭芝苑手中都能化成音符,以西方樂器奏出台灣傳統音樂。質量俱豐的郭芝苑,屢獲國家重要獎項肯定,但他不改本色,隱身老厝,持續創作直到2013年過世。

一如老市場與市場裡的音樂家,無論俗雅,這些過往歷史,都需要後世為文化的紀錄保存而努力。掀海風團隊除推廣地方走讀,我們為此亦投入大量人力時間。例如每天在郭芝苑故居與白蟻奮戰,避免蟲害破壞那些逃過戰火、從日本抱回來的珍貴樂譜;同時與市場攤商、文化人士合力奔走,為去年大火嚴重災損的老市場,向地方政府請命,希望保存老市場的有形與無形資產。(註)

被火焚燒的苑裡老市場,面臨百年歷史的十字路口。
苑裡掀海風協助攤商進行市場火災後的整理(上排);並策畫老物件的展覽,讓更多人認識苑裡市場的歷史文化(左下);此外另協助整修活化郭芝苑故居,並在故居內舉辦音樂沙龍(右下)。

想像力無法不去追索地上的線條。線條在空間裡向前延伸,卻在時間裡向後回溯其作為路徑的種種歷史,及其之前的諸多追隨者。走在路上,我常好奇道路的由來,揣想是什麼樣的衝動導致路的創生,思索因路的存在而衍生的慣常旅程,以及道路所保存的各色關於冒險、相遇和啓程別離的祕密。

——羅伯特.麥克法倫,《故道—以足為度的旅程》

用行走與書寫,找回土地的語言

巷弄的曲折和地理的皺摺裡,堆疊著人們的故事,許多不會寫字的祖先,透過各種生活的痕跡,為我們留下歷史。後人的我們必須透過行走,訓練出一雙判讀的眼睛,去解碼那些路徑上先人所遺留的信號。

那些細微的歷史線索,像是童話故事《糖果屋》裡的麵包屑,我們隨著先人,循跡找回自己腳下回家的路,知道自己從哪裡來,往哪裡而去。

苑裡第一家獨立書店「掀冊店」的角落風景。
掀冊店希冀透過閱讀引導在地孩子們看見不同的世界。

自2016年,掀海風團隊開始撰寫同名的地方誌《掀海風》,並於去年開設了苑裡第一家獨立書店「掀冊店」,都是秉持著我們在發刊詞上記載的精神——

小時候,我們被長輩趕離家鄉,到都市尋求更好的發展;現在,我們回來這片土地,希望可以留下一些珍貴的過去,讓下一代的在地孩子,也可以透過他們的雙腳,在未來走出屬於他們的返鄉之路。

每塊土地,都有值得敘說的故事。透過深度的文化走讀,期待大家和我們一起,重新與在地人們,一起找回說故事的語言與自信。●

▇老街路線特搜

2019年春夏之交的閱讀嘉年華「世界閱讀日」,特別以「走讀台灣」為題,串聯全國各縣市圖書館及百家獨立書店共襄盛舉,在4至5月間,策劃了數百項的文學慶典活動,並囊括全台的北中南東甚至離島100條包羅萬象的走讀路線。歡迎利用「」中「」,搜尋你想前往的地方,以下是今年世界閱讀日有關的公民走讀路線,請別錯過。(活動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)

▇推薦書籍

  • 《終戰那一天:臺灣戰爭世代的故事》,蘇碩斌等
  • 《故道:以足為度的旅程》,羅伯特・麥克法倫
  • 《路:行跡的探索》,羅伯特・摩爾
  • 《老街誌》,張倫
  • 《省道台一線的故事》,黃智偉
  • 《台灣日式建築紀行》,渡邊義孝
  • 《彰化一九〇六》,青井哲人
  • 《紙上明治村:消失的臺灣經典建築》,凌宗魁
    喜歡這篇文章嗎?請灌溉支持我們!

▇集結全台20縣市圖書館、150家獨立書店、15所國家級博物館,共計100條走讀台灣路線,超過200場活動,620個閱讀空間大串聯

點選照片,進入活動官網,可以所在地查詢路線與活動

指導單位:

協辦單位:

全台閱讀好夥伴,全力相挺,請點選以下單位,好讀又好玩,作伙去: